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省委集中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下派干部剪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04:09 山西日报

  11月3日,省委选派345名干部奔赴农村,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20多天过去了,这些干部工作、生活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了下派到忻州市的部分干部。

  田奇越的笔记本

  田奇越是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下派忻府区工作。11月23日,在工作组的住处,记者从田奇越到忻府区后的工作笔记中看到,从7日开始,工作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从前翻笔记,记的是下乡活动、会议、县情民意以及思考的火花;从后翻笔记,记的是茶余饭后县乡干部的经验语句摘录。17岁时插过队,原来以为对农村很熟悉的田奇越感到自己对农村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说:“这些日子踏踏实实做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得到了锻炼,收获不小。”与田奇越同组的忻州师院院长助理、五台山研究所所长肖利民发挥部门优势,积极为忻府区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献计献策。省计生委基层工作处处长杨慧敏进村看到庄磨村计生服务所盖好了房却没有配套设施,主动回单位同领导协商扶助。在下派工作组组长、忻府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志刚带领下,他们深入农村检查村委会换届、协调招商引资事宜。

  记者感言:抱着向基层虚心学习,服务基层的态度,工作队员马不停蹄地投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发挥专长倾心为当地群众服务,不叫一日虚过的精神让人感动。

  郝晓琴“就像在家过日子”

  郝晓琴是省司法厅法规仲裁处处长、司法鉴定处处长。她一到定襄,就成为上上下下叫好的村委会换届选举义务法律顾问。处里工作很忙,刚到定襄,郝晓琴还想着兼顾处里的工作,可真正投入其中,郝晓琴发现来不了了,于是回太原安顿工作,告诉同事“除非‘家里’着了火,有人上房揭咱的瓦,否则不用通知我。”

  为了便于联系基层,郝晓琴的手机又多了一个忻州的号。在郝晓琴的宿舍里,记者看到了她的三个“库”:“干粮库”,抽屉里存放着饼干、方便面;“衣物库”,箱子里装着大衣和换洗衣服;“书籍库”,在另一张空床上则码放着从家带的、专门从书店买的各种有关资料和书籍。郝晓琴说,在这儿就跟在家过日子一样。

  虽然住处因为搬迁等原因总是停电停水,虽然进屋就安顿人赶紧关门别让热气跑了,但品尝着并不丰盛的烛光晚餐,享受着组织部同志专门把自己的电暖气搬到宿舍,郝晓琴说:“其实挺幸福的。”

  记者感言:以驻地为家,以苦为乐,朴素扎实的作风感染着周围的干部群众。

  王俊刚的大皮箱

  在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王俊刚定襄的宿舍里,记者看到了两个硕大的空皮箱。原来王俊刚把自己的

笔记本电脑、扫描仪、
数码相机
、摄像机,以及专门购置的
打印机
都带到了定襄。

  记者见到王俊刚时,他两眼通红,他白天开会下乡,前一天晚上编排定襄工作队简报直到凌晨2时才睡。24日一大早,他和郝晓琴又背着摄像机风风火火出了门。曾参加过2003年山西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和预测“蓝皮书”中“农村基层民主”章节编写的他要到村里采集村民选举的第一手资料。23日下午,村委会选举的关键时期,感冒输液刚刚拔掉针头的工作组组长、定襄县委书记赵润林召集工作组成员、县乡相关干部将全县换届村一个村一个村的过,研究村委会选举的会议从下午3时一直开到晚上10时多。

  记者感言:“不把自己当外人”,“没把你们当外人”。听着省派干部和县乡干部的对话,听着下派干部如数家珍地讲村里换届的事,记者体会到下派干部正在和当地干部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

  本报记者高建华(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星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